1月 19, 2010

回家 ?

多倫多機場擺著一個大水族箱,箱裡飄浮透明方塊,
一口氧氣從箱底冒出,讓滿箱的方塊四處飄浮,
按照碰到玻璃的輕重角度有著一定的反彈氣力,
輕飄飄的,好美~












我也像這些方塊一樣輕盈的飄流了好幾個城市,
也一樣需要氧氣才能夠那麼自在飛行。


我緊貼著玻璃,捕捉鏡頭底下的美好,
鏡頭下的飄浮世界,淡藍藍的...延伸、自由、無限












漸漸地我沈澱了,
我希望我有足夠的重量能夠穩重的沈澱,
沈澱在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1月 17, 2010

See you, Canada

【 My footprint in East Canada 】Aug. 2009 ~ Jan. 2010

P.E.I..Charlottetown --> Nova Scotia.Halifax -->
Quebec.Quebec --> Quebec.Montreal -->
Ontaria.Ottawa --> Ontaria.Toronto -->
U.S.A..New York....

我的旅行即將在飛機起飛那刻,告一段落,
我獨自的到來,也將獨自的離開,
我沒有變成神力女超人、也沒有變成英文達人,
我 還是一樣的我。

旅行的過程很美好,我體會了旅行的另一種樣貌,
整個旅程最艱難的地方,其實是在決定出發那一刻,
謝謝你/妳的分享和支持,
下一段旅行,我稱為 人生旅程。

1月 03, 2010

Flo? This is Yen.

今天晚上打電話給在 PEI 的 Homestay - Flo,很興奮也很忐忑。

十月初我離開之後, Flo 就搬離原來的住處,
她仍然持續著 Royal Canadian Legion 的工作,
而決定停止接待寄宿學生。

我特意挑選了晚間時光,想像她結束了一整天的工作,
在草率的結束晚餐過後,正慵懶的躺在客廳的沙發上,
昏黃的客廳燈光夾雜著電視忽明忽暗的放映。
我在靜悄的房間內、電腦前,輕輕的闔上房門,
傳來 Skype 嘟嘟的播號聲....

















電話英文總是令人感到有點緊張,
但我著實非常想念她爽朗的笑聲,
她是我在 PEI 上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
我們有著許多美好的回憶。

" Hello ? "
" Hello. This is Yen. "

那個東岸小島上傳來的熟悉的聲音,
瞬間將我拉回那裡每個平靜的早晨,
靜靜品嚐著牛奶加穀片、吐司花生醬...

" How are you? "
" I miss you so much. "

晚餐烹調時刻,妳斟了杯白酒,
客廳播放著妳常聽的鄉村音樂,愉快地、從容的,
就在廚房隨著音樂搖擺,食材彷彿也甜美了起來,
鋁箔紙包覆著牛排、洋蔥、奶油、烤肉醬料...
一起送進陽台的 BBQ 烤肉架上,蓋上烤肉架上的大蓋,
裡頭的油漬跳動、煙霧蒸籠,都與我們無關了。
只需靠在陽台的圍欄邊,等待那大蓋一掀的美味撲鼻。












" So nice. "

這是我們互相道別後,妳自言的語句,
我微笑妳的開心,so nice 之後讓 Skype 的電子訊號溫暖起來,
也緜延起我無盡地思念...

1月 01, 2010

New Year Party

2009 的尾聲,
真的過了一個很 Canadian 新年。

只是一個很不青春的想法,
不想到市中心追求熱血的寒顫,
非常感謝 Sherri 熱情邀約參與家族的聚會,
讓我有機會在這裡倒數新一年的到來。

















這是兩家四十年老朋友的家庭聚會。
四十多年前,Sherri 的母親 Annette 家裡搬進了一個新房客 Leona,
當時 Annette 還是個小女孩,Leona 大姊姊般親切的微笑,
讓 Annette 喜歡和 Leona 相處,一直以來始終保持連繫的兩人,
直到現在彼此都已經生兒育女,Leona 甚至有好幾個孫子了,
從兩個人延伸到兩家子人。
每年的聖誕佳節及新年倒數都少不了,
兩家子人彼此最真誠的祝福。












我們到達的時候,桌上已是滿滿的佳餚,
全出自 Leona 的女兒 Dena 之手,
專業級的手藝,讓我對加國料理完全改觀。
桌上擺著餐點,大家拿著餐盤自由選取,再隨性入坐,
不必工整的圍著餐桌定位,輕鬆平靜的談話。
主食餐點用畢,主人拿出了撲克牌,
其它人紛紛自動拿出零錢桶,
每次的賭注是五分錢,小小的賭注卻有大大的刺激,
感覺就像是每年就玩這麼一次的生澀和興奮。
電視持續 Live 播放著市中心的新年演唱會,
當主持人高喊倒數的時間,大家亦放下手邊的玩樂,
我們也像彷彿在現場一樣,拿著拉炮準備倒數,
5.4.3.2.1.Happy New Year~
這一刻,每一個人都互相擁抱互道新年快樂,
電視上的煙火,反而被擱置一旁倍受冷落,
準備好的香檳,每人一小杯的高舉祝福新的一年順利,
最後,專業美麗的自製甜點現身,
做為 2010 的今天甜蜜的開始...

















來到異國的生活,並不是發現各地族群迥異的生活,
而是發現每個家,都有著這樣陌生又熟悉的親切感。

祝福 新年快樂

12月 02, 2009

Toronto - My Birthday

【 Happy Birthday 】
生日,今年的生日...
很驚奇、很感謝、很寂寞、很不一樣。

就實歲而言,今年的年紀十位數字將往前加一位,
這個小小的前進,在內心卻有大大的感受。
我還特地翻出了「35歲以前應該完成的33件事」的文章,
一一省思與計畫,我做到了什麼、我還可以做什麼、我希望做什麼...
我突然覺得滿足,滿足我現在正獨自在房間裡擅打著這些文字,
我感謝支持我此行的星星、家人和朋友們,現在我覺得很踏實,
也清楚了下一步將要從何處出發,
這裡的生活很新奇、很美好,但我想我並不會留戀,
旅行的生活,並不是我人生最終的目標,
因為這一段旅行會告一個段落,
我還有下一個階段目標想要去追求、去實現。

















感謝我在學校的好夥伴 Misung、Mashael,
準備了插滿蠟燭的蛋糕、花樣年華的卡片、甜蜜的禮物,
我在 Toronto 學習的日子,因為你們而充滿色彩,
就像這張卡片一樣 Colourful 。

11月 21, 2009

Ottawa - Day 2

Ottawa 第二天,微笑的陽光出來露臉,
讓我有機會看到 Ottawa 的藍天。

【 國會大廈 The parliament Building 】
這個擁有新哥德式建築的國會大廈,是首都的地標,
來這裡一定要來參加免費的內部導覽行程。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裡面保留著早期圖書館的樣貌,
一進入圖書館,雖然空間不大,卻相當精緻典雅,
二層式閣樓設計,華麗的雕花裝飾,更添優雅風貌。
我直覺想到了電影“國家寶藏“裡,
尼可拉斯凱吉在圖書館尋找著密碼線索,
充滿戲劇性的場景,圖書的功能早就被我遺忘了。

















今日導覽的小姐很嬌小可愛,
除了詳細介紹歷史背景之外,也不急不徐的解答著大家的疑惑,
在參觀的成員當中有個可能是來自中東國家的小男孩,
戴著紳士帽,一身雅痞的裝扮,頗有小大人的風範,
認真的聆聽,還問了許多相關問題。

















【 聖母大教堂 Cathedral Basilica of Notre Dame 】
每一個城市好像都少不了聖母大教堂,
而 Ottawa 這個外表看起來實在比不上其它城市的高聳壯闊,
但內部的精雕細琢可一點也不遜色。
儘管外在的壯闊與雕飾,都掩蓋不了祈禱者真誠的想望,
虔誠的人們才是這裡的主角。























【 加拿大現代攝影美術館
Canadian Museum of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這是於 1985 年設立於加拿大的第一個攝影專門美術館,
原本是我最想要逛的地方,
可惜我到達的這天在整修,並沒有開放,
但在我尋找的過程始終找不到入口處及標示,
問了幾個人之後才發現位於地下室的美術館入口。
其中包括一個帶著小孫女的女士,非常和善,
開心帶著可愛的小孫女欣賞美景,
女士始終微笑的讚美著美景和小孫女,
小孫女可愛的臉旁也總是笑容滿面,
我們一起步行到美術館入口處,
才與這個 微笑 的女士道別。

【 加拿大國立美術館 Inter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 】
這個加拿大館藏最豐富的美術館,
絕對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才能夠仔細逛完,
囊括古典與現代藝術作品,真的值得細細品味。
我印象最深刻的展覽: HOFFOS












在 Ottawa 的行程當中,我完全步行搞定,
小巧的城市卻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於一身,
精 彩。

11月 20, 2009

Ottawa - Day 1

【 Ottawa - 加拿大首都 】
加拿大首都,許多人都誤以為是多倫多、溫哥華、蒙特婁...
其實從1857年維多利亞女皇訂立此城為首都之時,
渥太華,就高貴的屹立於此。














兩天一夜的首都之旅:
從 Toronto 到 Ottawa 搭乘灰狗巴士大概要五個小時,
哇~五個小時已經可以橫跨北台灣到南台灣了,
但對加拿大這個廣大的國家來說,五個小時的車程並不算什麼,
從乘客一手抱著枕頭,一手拖著行李的景象看來,
這可以是一段休息或沈靜的時段。

Ottawa 的 雨天 迎接我的到來,
朦朧中貫穿市中心的里朵河 ( Rideau Canal ),似乎多了幾分詩意。
今年的雪季來的特別晚,十一月中下旬了,天空尚未飄下瑞雪,
冬季的里朵河將會結冰,居民可以恣意在河面上溜冰,
我恐怕無法見證這樣的冬季景色,
便買了 Postcard 感受一下河面的另一個風貌。



































今晚下榻的地方是位於市中心的 Hostel ,
繼 Montreal 的 Hostel 經驗,
這次對於入住流程和環境熟悉不少。
仔細看看這間 Hostel 的名稱 「Ottawa Jail Hostel」,
J-a-i-l,沒錯!就是監獄,這是由監獄改制而成的 Hostel,
晚上 7:30 還有特別的監獄導覽,我想去外面逛逛所以沒有參加,
我唯一的室友參加了導覽,回來之後表示聽到關於這裡的鬼故事,
恐怕睡不著覺了,我卒仔的表示我並不想知道,
特別的住房經驗,也挑戰你的膽量。





















現在是旅遊的淡季,一間六人的房間,只住了兩個人,
另一個室友來自德國,大學剛畢業主修社會福利的女生,
從加拿大西岸、落磯山脈到東岸,打工旅途遍及了整個加國,
Gore-tex 防水防風外套、防水防滑登山鞋、耐操耐用背包,
我們的配備幾乎一樣,好像我們都經歷了冒險犯難而相聚於此。





















Hostel 住房便宜,但有一些費用都是外加的,
晚上在大廳使用公用電腦,24hrs上網費 $3,
剛好遇到一個爸爸帶著兩個小孩來入住,
大兒子約莫7、8歲,小女兒還背在肩上,大概是3、4歲,
直呼這裡的房價真便宜,我好奇他們的組合,
好像少了媽媽,就少了旅行的重點打理人物。
爸爸上樓查看房間,大兒子好奇的觀望每個人,
我給他一個親切的微笑,
他倒大方的請在場每個人吃手中粉紅色的口香糖,
“ Sure! “ 我也大方的接受他的大方,
不久,爸爸回到大廳,這彷彿是我們之間的秘密,
在他離開的時候,我眼神再次的表達謝謝之意,
他也像小大人似的給我一個 “ You're welcome “ 的眼神。





















因為雨天的關係,當我到達 Hostel 時,
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所幸位於市中心的 Hostel,
對面就是這裡最大的 里朵購物商場,晚上就在此用餐,
今天是週末晚上,用餐的人真不少,
點完餐,拿著餐點,看到角落一個絕佳靠窗的位子,
當我抵達了位子,對面也正好一位老太太到達,
我好像提早達陣了 1 秒,老太太正面露失望的準備離開,
往例,我恐怕都是先退讓的那一位,
這次,我邀她一起用餐。

一開始這位有著亞洲面容的老太太,
就用生澀的國語問我是否會講中文,
原來她是來自新加坡的移民,
來到加拿大已經有 30 年了。
可以想見年輕時就為了孩子到異地打拼的歲月痕跡,
原本待在 Toronto ,近幾年才搬到 Ottawa,
直呼城市的人愈來愈多,愈來愈擁擠,
賺錢的機會就少了很多,
現在孩子大了,也分別到異國工作,
年紀大了,懶得出門了,就等孩子們回來看她。





















我望著窗外雨中的景色,
我一直相信,終其一生,我們都將是孤獨的,
孤獨並不是指外在的單身,而是指內在的想法與人生觀,
孤獨並不等於寂寞,我們都有獨立思考的時候,
當我們終其一生在忙碌著追求學歷、工作、愛情、家庭...的時候,
很容易忘記自己單獨存在的意義,
所以當我們年老的時候,便反過來要求學歷、金錢、伴侶、孩子,
可以給我們些什麼,但卻發現付出的和得到的並不成正比,
所以失望、因為那並不是可以掌握的事了。

微笑,是我們這一生可以追求的,
學歷、工作、愛情、家庭...將因為妳的微笑而堅強。

10月 22, 2009

Quebec - Snowing

下雪了,在我離開 Quebec 的這一天。












今天即將離開 Quebec ,
晚上 6:30 的巴士,先坐到 Montreal 再換車到 Toronto,
到達 Toronto 的時間將是隔天早上 6:30。

昨天早上 B&B 主人告訴我:
「明天會下雪哦!而且還會積雪。」隨即做出了打冷顫的動作。
我半信半疑的回應,因為昨天是個陽光晴朗的好天氣,
一點也覺察不出會下雪的徵兆,
不過內心還是有點忐忑,
莫非和雪的第一次相遇就要拖著我沈重的行李呀!

今早一起床,看著窗外的天空,
果然天氣驟轉,下著雨絲,也感覺陣陣寒意。
吃早餐時也很不安份,時時望向窗外,
B&B 女主人又告訴我:
「今天會下雪哦!而且還不小呢!」隨即也做出了打冷顫的動作。

每天早晨,若是有陽光的好天氣,
B&B 女主人總是會一臉欣喜的表示天氣非常好、非常好.....
即使氣溫每天遞減,冷風一來還是凍的僵硬,
但只要出現陽光總是個令人愉悅的好天氣,
而雪花一來搗亂,對他們來說似乎就沒有那麼美妙了。

















回歸到我的早餐時間,邊嚼著 Bagel 邊看著窗外,
仔細一看細細的雨絲,竟然成了綿綿的雪花,
並且很快的愈來愈密集、愈來愈大,
等我吃完早餐已經積起薄薄一層冰了。

踩踏在結著薄冰的路面上浮浮滑滑的好不真實,
而隨風起舞的雪花並不安份,
企圖鑽進每一個走在大街上的人們緊拉的大衣縫細裡,
穿出有備而來的 Gore-Tex 全套防風防水衣褲鞋,果然奏效,
剩下露在外面的雙頰和雙手,試探著當下的溫度。
我張開掌心接著落下的雪花,想到來一碗綿綿加上煉乳的雪花冰,
而掌心的雪花隨即消逝,我也繼續向前跨步。












我到附近的街道閒逛著,
雪花覆蓋了屋前的樹木,
雪花覆蓋了地上的楓葉,
雪花覆蓋了蜿蜒的階梯,
雪花覆蓋了郵差的雨衣,
雪花覆蓋了路旁的車子,
雪花覆蓋了......

















往後一看,可以看到自己走過的足跡,是那樣清晰,
沒有白雪的顯現,看不出自己曾經走過的痕跡是
直線的、彎曲的、肯定的 或是 遊疑的,
不一會兒,雪花也會覆蓋這些足跡。

10月 21, 2009

Quebec - Angry

Angry,並不是我生氣。
來到這裡的兩個月中,
幾乎沒有生氣的情緒,
那時天天要煩惱學生、應付政策的腦袋,
好像暫時得到了喘息。

今天早上出門等公車時,
看見對面一個約莫二十出頭的女生,
踩著神精質的腳步,似乎憤怒難耐,
就在路旁握拳奮力地仰天大叫了一聲,
撕裂的聲音還不足發洩,
沿著街道走向路邊的大垃圾桶,
雙手使勁一推,像推倒那排山倒海的情緒一樣,
便向遠方走去...












我並不感到害怕,
只是好奇是怎麼的情緒能夠在大街上不顧旁人的眼光而發洩呢?
我不知道,是很嚴重的事或是芝麻小事,
不過看她這樣當街發洩還真是暢快,
我倒不是鼓勵沒有節制的情緒,
只是想到情緒的抒發是很重要的課題。

壓抑情緒絕對不是好的,
但恣意的抒發恐怕只是導向更多更多的情緒,
負面的情緒,我想大多是由自身的想法而產生,
其中和自己想法的落差是其中一個原因,
改變想法對我來說是正在學習的功課。












前幾天在 作家蔡穎卿的 Blog 中,
閱讀了一篇關於 善待自己 的文章,
我突然才了解到什麼才是真正的善待自己,
沒有了責任、拒絕自己不想做的改變,
有時候並不一定能讓自己感到真正的舒適,
其實真正善待自己的方式反而是 面對。
當我們面對責任、勇敢接手,
改變刻版的想法,試著學習,
就能從那個自怨自艾的想法當中跳脫,
此時,真正平凡的幸福才會降臨。

10月 16, 2009

Quebec - Ahmed & Salouha

今天離開 Montreal ,下一站 Quebec,
對於 Montreal 其實並沒有太多的眷戀,
這裡的富麗與古典令我驚艷難忘,
而對我來說這裡也是個離別又寂寞的城市,
因為和星星在這個城市再度分別,我在這裡留下了寂寞的眼淚,
而地鐵裡的人群形色匆匆,面無表情又帶點憂鬱,
曾經我還有一種錯覺,以為在台北搭乘捷運,
只是每個人臉上塗了不同顏色。

我搭乘著 Orléans Express ( 奧爾良快車 ) ,大約二個半小時的車程。
遠離了高樓和車潮,緊接著是廣闊的草原和不停延伸的天空,
沿途的風光是那樣熟悉充滿安全感。
先到達 Quebec 的中央車站,再搭乘 800號公車,
我的行李真的好重,還好一路上親切的人們,
指引我方向,顯露出微笑,讓我順利到達。























【 Abat - jour 】
忍不住再次提到我住在 Quebec 時的 B&B - Abat - jour ,
Ahmed & Salouha 是 Abat - jour 的男女主人。
因為這次是二度到訪,我們彼此更加熟悉沒有生澀。

Salouha 溫和親切的女主人,每天美味的自製健康早餐,
就是出自於女主人的巧思。
家中牆面掛著最大的一幅圖是四個孩子童年時期的照片,
Salouha 跟我一一細數,還拿出孫女的相簿,
驕傲的展示孫女的可愛模樣。
滿足,是我在女主人眼中看到的。

Ahmed 忙碌充滿想法的男主人,目前的職業是計程車司機,
有一天他問我關於 Mac 電腦的問題,
我好奇他對於電腦的熱衷,才發現他在自學 3D電腦製圖,
他說他的腦中有許多創作設計的 idea ,需要運用電腦來輔助實現。
他也說他一生有 7 年的時間為一個老闆工作,
而剩下的歲月都是為自己工作,他喜歡開 Taxi ,
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人,而在機場等待的時間,
其它人都在哈啦東家長西家短的,他很不喜歡,
所以想要買台 NB 可以隨時應用,
我驚訝他的積極,或者是說我驚訝他這個年紀的作為。
我很喜歡和他閒聊,他總是叫我在這裡另外找個魁北克帥哥,
留在這裡工作,他願意租給我房間,
然後兩人便哈哈大笑起來。
還有因為開 Taxi 的關係,觀察各國的人,
他模仿著日本老先生小步快走的模樣,
他覺得有趣極了。












在異國的生活,
看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理念,
其實不是因為在異國而顯得特別,
只是因為在異國而我們更仔細觀察而已。

10月 13, 2009

Montreal - J. W. Waterhouse

你不會相信,在 Montreal 我再次與 Anne 相遇。

Willows whiten, aspens quiver,
Little breezes dusk and shiver
Thro' the wave that runs forever
By the island in the river
Flowing down to Camelot.

這是故事一開始 Anne 在樹林裡沈醉的詩作,
丁尼生 ( Alfred Lord Tennyson ) 的詩 - The Lady of Shalott。
在旅行出發前,我好奇的搜尋關於丁尼生這篇詩作的故事,
並找到了 Anne 在故事中所扮演角色的畫作。













Four gray walls, and four gray towers,
Overlook a space of flowers,
And the silent isle imbowers
The Lady of Shalott.

經過二個月,在 Montreal 街道上,
出現了這個似曾相似的畫作,
彷彿是一種註定的相遇,在 Montreal 。












The Montreal Museum of Fine Arts,
最近的展覽是英國著名的藝術家
J. W. Waterhouse ( 1849~1917 )作品,
選中這幅淒美大師的代表作,為這個展覽的代表,
亦讓我停佇在這個路旁,仔細端詳與回憶了許久。

Piling sheaves in uplands airy,
Listening, whispers "Tis the fairy Lady of Shalott."












拉斐爾前派 ( Pre-Raphaelites ) 大師 -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拉斐爾前派主張回歸十五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畫風細緻唯美,
以古典歷史、神話或詩作為繪畫題材。
J. W. Waterhouse 此幅 The Lady of Shalott ( 1888 ),
便由丁尼生的同名詩作而來。

There she waves by night and day
A magic web with colours gay.
She has heard a whisper say,
A curse is on her if she stay
To look down to Camelot.
She knows not what the curse may be,
And so she weaveth steadily,
Ane little other care hath she,
The Lady of Shalott.

10月 12, 2009

Montreal - Hostel and B&B

【 Hi-Montreal - Auberge de Jeunesse 】
這是 Montreal 的一家青年旅舍 ( Youth Hostel ) ,
Hostel 是自助旅行背包客喜歡選擇的住宿地點,
價格便宜,並且多位於市中心,
雖然我在來之前也辦了青年旅舍卡,
( 沒有加入會員也可以入住,有會員的話還可以再打折喲! )
但是實際住在青年旅舍的經驗卻很少,
因為較便宜的住宿還是以多人房為主,
有部份 Hostel 也提供單人房,但價格就和一般的 B&B 差不多了。
櫃台服務人員,也都是青春洋溢的年輕人,
但可不是只有年輕人可以入住喲!
我有看到老夫老妻也來這裡感受青春的活力呢!












10/10 這天剛好想預訂的 B&B 客滿,
所以就入住了一晚 Hostel 。
不過,昨晚才送星星去機場,
離情依依的心情似乎尚未平復,腦袋還沒清醒,
一早起床拿著自以為的早餐卷到餐廳,
裝了一碗 Cereal 就獨自坐在吧台上享用起來,
待我仔細一看狐疑著早餐卷上怎麼沒有寫 Breakfast 的字樣哩?
詢問餐廳櫃台小姐之後,才恍然其實這裡沒有附早餐,
( 申明:有的 Hostel 是有附早餐的喲! )
啊~我驚訝的嗚住嘴巴,看著我剩下一半的 Cereal ,
和櫃台小姐相視而哈哈大笑起來,我馬上衝上樓去拿錢包,
才安心繼續我的早餐時光,不過也終於讓我清醒了。

一會兒,和我同寢睡上舖的女孩也來用餐,
早上起床我和她打了招呼,她很有禮貌的問我是否可以一起用餐,
她來自日本,也是辭了工作來到加拿大,
在溫哥華待了三個月之後到落磯山脈,
只預計在 Montreal 停留三天,
她是拿打工簽證,正在等待西部的工作機會,也是明年回日本。

另外一位也是和我同寢的女士,
我是在房間門口外遇見她的,
因為怕吵到同寢的人,她把東西都拿到門口整理,
我沒聽懂她來自那裡,雖然我很想再多問一些,
但她正在混亂地整理著散落一地的物品,
很巧合的是,我們後來竟然在 奧林匹克公園 的高塔上相遇,
共同欣賞著望遠的景色。

















實際的踩踏在這個異國的領土,
倒也不覺得寂寞或害怕,
看到許多和我一樣的旅人,
我並不知道他們從那裡來,將往那裡去,
我們只互相留下了彼此的 微 笑。

Le Simone B&B
這次的旅行我主要入住 B&B ,意思是 Bed & Breakfast,
像是包含早餐的民宿,因為天數較長,價格可以取得一點優惠。
這間 B&B 接近地鐵及巴士客運站,
要到各景點或搭巴士到其它城市,都相當便利。

我住的地方特別的是他位於傳說中的同性戀街,似乎有點危險。
但問當地人的看法是:「也還好吧!不會呀!」
問移民者的看法是:「那裡不安全!你知道的同性........」
後來觀察來此入住的旅客都算單純,
有來自美國的老先生、老太太、來這裡出差的香港業務.....
另外,靠近路口處,不用走過長長的街道。

最後想住這裡的原因是,這裡很 Montreal,
窄小的樓梯、鮮艷的牆面色彩、藝術海報、掛畫....
摩登小巧的城市小窩。

















每天早晨都有準備現煮的早餐,
這個女孩來自法國,兩年前和男友來到這裡,
在這裡工作,甜甜的微笑和聲音中,
卻隱含著一點點反骨。

















城市各地都有危險,
凡事多注意小心,避免夜間出沒,
才是自保之道。

10月 09, 2009

Travel by Myself

10/1 PEI 機場,另一個人來到了 PEI,開始了兩個人的旅行
10/4 PEI 機場我們離開了 PEI , 開始兩個人的冒險。
10/9 Montr
éal 機場,另一個人離開了Montréal,回到一個人的旅程。

10/ 9 ~ 10 /15 Yen @ Montréal
10/16 ~ 10/22 Yen @ Québec

Continue....


10月 07, 2009

Travel with You - Ville de Québec

【 Ville de Québec
加拿大法語區中心的魁北克市,
我不得不用原始的法文 Ville de Québec 來稱呼它,
表達我對這個城市的敬意。

被將近三億的英語人口包圍的魁北克人,
仍然驕傲地吐露著深沈的法文,
即使民宿老闆、遊客中心服務人員...

都仍然有著濃濃的法腔英文。

【 Abat-jour B&B 】
這是我們在魁北克住宿的地方,
男女主人 Ahmed、Salouha 親切地招待我們,
每天早上都有令人驚喜的美味健康早餐。
甚至到後來,我獨自回到這裡時,
和 Ahmed 聊了許多他的想法,都真的讓我有種 家 的感覺。























【 Father Christmas 】
市中心著名的小查普蘭路,建於1680年,
用古老鋪石而成的小路,特別具有古城風味,
兩旁特色餐廳、手工商店林立。

我想起了那個也位於山腰上的九份老街,
九份-基隆-金山-淡水,連結而成的北海岸線,
也連結了我記憶中閃耀的黃金歲月,
組遊、跨年、北橫行...那個瘋狂的年代,
留下了深刻的足跡在腦海裡,有許多人與我共享,
如果你曾經參與我生命中的黃金海岸線,我想要謝謝你!

















小查普蘭路中央有個小小的區域,有著街頭藝人的表演,
而我們卻發現這個有著滿頭白髮和白鬍子的老人,
坐在一旁的木椅上開心地享受著音樂,
我們合作無間的想要偷偷拍他,因為覺得他很像聖誕老公公,
沒想到眼尖的他發現我們的竊笑,反而熱情地邀我們合影,
最後還拿出了名片,上頭還真的寫著 Father Christmas,
哈哈哈~我們真的遇到了聖誕老公公!












【 ILE d'Orléans】
奧爾良島,沈浸於楓葉林的最佳地點,
這是位於聖羅倫斯河上的小島,直到1935年才搭建橋樑與本島連結,
留有原始拓荒時代流傳下來的農田樣貌,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裡美麗的楓葉林,
根本不用進入森林,路旁的楓葉就足以令人陶醉而不忍離去了。

















兩旁楓樹林鋪陳的道路,是我最愛的風景,
記得我小時候還蒐集好多卡片,是關於這樣的風光,
偶而會拿出這些卡片仔仔細細的觀賞,
望著那個愈益深遠的路的盡頭,
延伸,延伸.....

10月 04, 2009

Travel with You - Montreal

【 另一個城市 - Montreal 】
Montreal 加拿大的第二大都市,也是加拿大的法語區中心。

城市,很久沒有接觸所謂的城市了,
下了飛機,循著指標我們搭上了計程車。

在這個城市前後加起來大概只待了二天,
街道、舊城、購物、地鐵、單車、美食...我們都嘗試了,
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我們在這裡遇到的人。

顏色,如果要用顏色來形容 Montreal ,
我想必定是「彩色」才貼切了。
走在街道上,迎面而來的 白的、黑的、黃的、棕的.....
各色人種參雜其中,我們也混雜在內,
沒有人會因為你的黑頭髮、黃皮膚而多看你一眼。












搭乘地鐵,同一車廂內,必定有著不同的顏色,
剛開始的時候,還覺得有點害怕,
不同的人種不同的屬性,總是有種不熟悉的恐懼,
後來才發現反而比較自在,若不開口說那僅會的一、兩句法文,
沒人會好奇你手中的旅遊書是中文的、你從那裡來。

【 一個女人,三隻狗 】
拍照有時是個良好的人際互動開始,
星星拍攝了這個有趣的畫面。












這個和善的女人,還請我們多拍些照片,
隨後留下了 E-mail 請我們一定要轉寄給她,
後來我將照片寄給她,
她開心地回信並請我們參觀她的網頁,讓我們多認識她,
才發現她會 4 種語言、搭乘船旅遊或工作、還會畫畫...
她的作品還曾經在國父紀念館展出,
現在她致力於保護動物的工作。

















我們從不知道身旁的那個陌生人,
從那裡來?家庭背景?有著如何的經驗?專長?興趣?
而這個其實一點都不重要,
你應該要知道的是自己在做什麼!
當你正在閱讀著這些文字的時候,
我也曾是你身旁的那個陌生人,
我到過那些城市、我遇見了誰,其實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也有著別人沒有的經歷、專長和讓自己身心愉快的興趣。
當我認識這個女人除了牽著三條狗之外的許多經歷,
才知道有人是努力經營著自己的生活(不論在那一方面)。
有時日復一日失去想法、失去生活的時候,
是需要被激勵的,並不一定是要改變外在的環境,
也不是要依附誰的想法,內在的自己才是需要找到出口的。

我寫著這些文字,
是一種記錄,記錄曾經有的想法,
當我下次失落或遺忘了生活的樣貌,
或許可以從這裡找回來。

【 公園 】
公園的正中央,有個賣水果的攤位,
美麗的水果妹,和一旁亞裔的年輕男孩,
靦腆又開心地談天,我們在這裡買了幾顆紅蘋果,
酸甜的滋味,就像是戀愛的滋味。

另外在水果攤詢問附近是否有 B&B 之際,
遇到了熱心的兩夫妻,兩人原本並不住在 Montreal,
先生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到這裡出差,
所以熟悉這個地區的 B&B ,特地打算帶我們拜訪,
可惜並沒有經營了,不過仍然提供我們一些資訊,
充滿笑容的女士手中拿著零食餵草地上的松鼠,
開懷的大笑,像極了連續劇裡的喜劇演員。
我們並不懂法文,我說這是個浪漫的語言,
女士則誇張的用浪漫的口吻說起了幾句法文,我們開心的大笑....












【 Smoke Meat 】
在街頭亂逛,飢腸轆轆的兩人,尋覓著食物,
細細的雨絲讓街頭更加的冷颼,
這一家小小不起眼的燻肉三明治店,
一片透明玻璃就能刺激路過行人的唾腺,直吞口水,
小小的屋簷下隨意擺放三、四張椅子,
我們就坐在路邊的椅子上用最在地的姿態,品嚐最道地的風味。

















兩個人的旅行,
Double 了勇氣、冒險、經驗、觀點,
可以讓彼此在旅途當中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這也是兩個人旅行精采的所在。
不過要學習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讓彼此都在最舒適的狀態下同行,
一起停止,坐看眼前的人潮來往,
一起跨步,走向未知的城市風光。